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服务 -->机加工服务


在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编程过程中如何判定数控程序的质量

数控程序的质量是衡量数控程序员水平的关键指标,其判定标准可归纳为:
(1)完备性  不存在加工残留区域。
(2)误差控制  包括插补误差控制、残余高度(表面粗糙度)控制等。
(3)加工效率  指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加工程序的执行时间。
(4)安全性  指程序对可能出现的让刀、漏刀、、撞刀及过切等不良现象的防范措施和效果。
(5)工艺性  包括进退刀设置、刀具选择、加工工艺规划(如加工流程及余量分配等)、切削方式(刀轨形式选择)、接刀痕迹控制以及其他各种工艺参数(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方向、切削深度等)的设置等。
(6)其他  如对机床及刀具的损耗程度、程序的规范化程度等。
在评价数控程序质量的各项指标中,有一部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例如,残余高度决定了加工表面粗糙度,从加工质量来看,残余高度越小,加工表面质量越高,但加工效率就会降低。所以,在进行数控编程时,不应片面追求加工效率,而应综合权衡各项指标,在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及一定的加工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加工效率。
更多信息
请直接与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服务人员联络(热线电话:0769-82621066/82621088,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99-1286),以获得更多的有关在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编程过程中如何判定数控程序的质量信息,以及模具钢、日本大同模具钢、瑞典一胜百模具钢、S136、RIGOR、ARNE、DC53、GO5、LD钢、日本大同DC53、日本大同NAK80、瑞典一胜百S136、瑞典一胜百VIKING、瑞典一胜百8418等)以及国产新型模具钢(基体钢、无磁模具钢等)的选择、应用、热处理及普通铣床的加工范围和加工方式等相关资料。
资料来源: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
高质量模具钢
【点击次数:】 【加入时间:2013-06-25 16:42:14】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