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服务 -->机加工服务


确定数控机床加工路线及加工顺序原则是什么

确定加工路线的原则主要有:
①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②设计加工路线要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③简化数值计算和减少程序段,降低编程工作量。
④根据工件的形状、刚度、加工余量、机床系统的刚度等情况,确定循环加工次数。
⑤合理设计刀具的切入与切出的方向。采用单向趋近定位方法,避免由于传动系统的反向间隙而产生的定位误差。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确定数控机床加工路线及加工顺序原则资料,还可以提供模具失效分析及模具寿命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专业销售进口最具性价比(模具钢材、模具钢、日本大同模具钢、瑞典一胜百模具钢、S136、DC53、NAK80、VIKING、8418、日本大同DC53、日本大同NAK80、瑞典一胜百S136、瑞典一胜百VIKING、瑞典一胜百8418等)以及国产新型模具钢(基体钢、无磁模具钢等),所有产品均提供原厂材质证明书,咨询热线:0769-82621066/82621088,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99-1286。
⑥合理选用铣削加工中的顺铣或逆铣方式。一般来说,由于数控机床采用滚珠丝杠机构,运动间隙很小,因此顺铣优点多于逆铣。
在实际运用时还需要统筹考虑,尽可能达到最优化。
数控加工顺序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①基面先行原则。加工一开始,总是把精基面加工出来,因为定位基准的表面越精确,装夹误差就越小,所以任何零件的加工过程总是对定位基准面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必要时还要进行精加工。例如,箱体零件总是先加工定位用的平面和两个定位孔,再以平面和定位孔为精基准加工孔系和其他平面,如果精基面不止一个,按照基面转换的顺序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的原则来安排基面和主要表面的加工。
②先粗后精原则。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按照粗加工一精加工十光整加工的顺序依次进行,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加工表面的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
③先主后次原则。零件上的工作表面及装配面精度要求较高,属于主要表面,应先加工,从而能及早发现毛坯中主要表面可能出现的缺陷。对于自由表面、键槽、紧固的螺孔和光孔等表面,精度要求较低,属于次要表面,可穿插进行,一般安排在主要加工面达到一定精度后,最终精加工之前加工。
④先面后孔原则。对于箱体、支架和机体类零件,平面轮廓尺寸较大,一般是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和其他尺寸。这样一方面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特别是钻孔,孔的轴线不易倾斜。
⑤先内后外原则。即先进行内型腔加工工序,后进行外形加工工序。
⑥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
⑦以相同安装方式或用同一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进行,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
⑧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序。
此外,在安排加工顺序时,要注意退刀槽和倒角等工作的安排。
资料来源: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
【点击次数:】 【加入时间:2013-06-25 16:49:04】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