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服务 -->机加工服务


模具数控铣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应遵循什么原则

模具数控铣削加工工序通常按下列原则安排:
①基面先行原则。用作精基准的表面应优先加工出来,因为定位基准的表面越精确,装夹误差就越小。例如,箱体类零件总是先加工定位用的平面和两个定位孔,再以平面和定位孔为精基准加工孔系和其他平面。
②先粗后精原则。模具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按照:粗加工一半精加工一精加工寸光整加工的顺序依次进行,逐步提高表面的加工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③先主后次原则。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装配基面应先加工,从而能及早发现毛坯中主要表面可能出现的缺陷。次要表面可穿插进行,放在主要加工表面加工到一定程度后、最终精加工之前进行。
④先面后孔原则。对箱体、支架类零件,平面轮廓尺寸较大,一般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和其他尺寸,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一方面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特别是钻孔,孔的轴轴线不易偏。
⑤数控加工工序与普通工序的衔接。数控工序前后一般都穿插有其他普通工序,如衔接不好就容易产生矛盾,因此要解决好数控工序与非数控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建立相互状态要求,例如,要不要为后道工序留加工余量,留多少;定位面与孔的精度要求及形位公差等。其目的是达到相互能满足加工需要,且质量目标与技术要求明确,交接验收有依据。关于手续问题,如果是在同一个车间,可由编程人员与主管该零件的工艺员协商确定,在制定工序工艺文件中互审会签,共同负责;如果不是在同一个车问,则应用交接状态表进行规定,共同会签,然后反映在工艺规程中。
此外,模具数控铣削加工顺序的安排还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毛坯状况,以及定位夹紧的需要来综合考虑,重点是不能破坏工件的刚性,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先进行模具内形、内腔的加工工序,后进行外形加工工序;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同一把刀加工的工序最好连接进行,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与移动压板次数;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小的工序。
更多信息
请直接与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服务人员联络(热线电话:0769-82621066/82621088,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99-1286),以获得更多的有关模具数控铣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应遵循什么原则,以及模具钢材、模具钢、日本大同模具钢、瑞典一胜百模具钢、S136、DC53、VIKING、8418、日本大同DC53、PD613、NAK80、NAK-PRM、1.2083、1.2316、FS136、国产P20 等)以及国产新型模具钢(基体钢、无磁模具钢等)的选择、应用、热处理及普通铣床的加工范围和加工方式等相关资料。
资料来源: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
内页图
【点击次数:】 【加入时间:2013-06-26 11:37:18】 【关闭本页